SF继电器中具有安全机构,即使受过负载和电路异常(电路和机器的故障和寿命以及干扰、浪涌、环境等突发性的外部因素所导致的故障)的影响,发生触点粘连和弹簧熔断、或者意外的接电器故障(线圈断线、动作不良、复位不良、以及动作弹簧、复位弹簧的疲劳和折损)和达到寿命极限时,也可切实地停止下一个动作,或者通过自身的能力来使其复位到安全装置。
|
构造 |
功能 |
1.强制驱动方式 (3a1b型) |
 构成1组的a触点、b触点粘结在同一卡上,各个触点的动作由其他触点的动作来限制。 |
即使是在触点发生粘连时,也要确保其他触点间隙达到0.5mm以上。 (例)如左图所示,即使b触点发生粘连,a触点确保触点间隙达到0.5mm。可停止下一个动作,检测粘连。 |
2.隔离室方式(3a1b型) |
 a触点和b触点通过机身、卡的隔离器以及卡进行分离,设置在独立的空间内。 |
即使因短路电流而发生弹簧熔断和弹簧折损的情况,也可防止极之间发生短路。 (例)如左图所示,※1和※2即使动作弹簧发生熔断,极之间也不会发生短路。 |
3. 3a1b触点 |
COM触点独立的(3a1b)触点构成。 |
COM独立,可构成异极电路。可构成各种控制电路和安全电路。 |
b触点粘连
b触点(No.3)发生粘连时,电枢处于不动作的状态,三个a触点的触点间隙确保达到0.5mm以上,保持切实切断的状态。
无励磁 |
→ |
励磁(No.3触点粘连时) 由于已发生粘连的触点的弹簧与卡粘结在一起,因此电枢处于不动作的状态。 |
(例)No.3触点粘连的情况下
3个a触点(No.1,No.2,No.4)的触点间隙确保达到0.5mm以上。
a触点粘连
a触点(No.1, No.2, No.4)发生粘连时,电枢处于不复位的状态,一个b触点的触点间隙确保达到0.5mm以上,保持切实切断的状态。
励磁 |
→ |
无励磁(No.2触点粘连时) |
(例)No.2触点粘连的情况下。
一个b触点(No.3)的触点间隙确保达到0.5mm以上。
触点动作一览
触点No. |
No.1 |
No.2 |
No.3 |
No.4 |
端子No. |
11-12 |
7-8 |
5-6 |
9-10 |
下表表示a触点粘连的情况下施加0V、b触点粘连的情况下施加额定电压时的其他触点的状态。
|
其他触点的状态 |
1 |
2 |
3 |
4 |
粘连端子No. |
1 |
― |
|
>0.5 |
|
2 |
|
― |
>0.5 |
|
3 |
>0.5 |
>0.5 |
― |
>0.5 |
4 |
|
|
>0.5 |
― |
>0.5:触点间隙0.5mm以上
空白栏:close或open
※ |
触点间隙表示初始状态。 因负载开闭而发生触点转移的情况下,需要通过实际负载进行确认。 |